
《新型玻璃》语文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型玻璃》语文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新型玻璃》语文教学反思1一、教师要有思想。
思想,人之言行之帅也。无思想者则如无帅之军。想一想在七十年代,整个教育界“以本为本,以钢为钢”、“以讲授填鸭为模式”、“以老师为权威,学生为附属”是浩浩荡荡之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险”。而魏书生老师竟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亦步亦趋,不随声附和,他在思考、在探索、在求新,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全新教学模式,犹如一声惊雷,向当时禁锢师生思维的教学方式发出了令人振聋发聩的怒吼。
学习上,学生自主预习、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讨论、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学生自主小结,甚至学生自己出考试题目。班级管理上,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学生自己解决存在的问题,学生自己研究确定努力目标……用魏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事,班干部不参与;一般班干部能处理的事,班长不参与;班长能做的事,班主任不介入。”
魏书生老师有思想,能用与众不同的眼光,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教育。如果魏书生在当时也像驴拉磨一般,毫无思想,绝不会有“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及其对中华教育震撼人心的深远影响。
再对照当下中国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虽然《新课程标准》已颁布多时,课改之声一浪又一浪,培养创新精神的呐喊不绝于耳。但是又有几个教师能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教育教学,不惟上是从、不随大流呢?真是少得可怜。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上级布置什么就机械去做,学校发什么课本就逐章教完,备课组印什么练习就每一题做、讲……反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安稳自在。
以“教材”为例,许多学校、许多教师都是以教参提供的课时为参考,一课一课地教,课不够,找音乐、美术、体育、电脑老师要课来上。终于上完了,便长长地松了口气,成就感随之涌上心头。殊不知,这当中有许多文章,学生或不能理解、或不喜欢、或学习时间不够,收效甚微,甚至和没学几乎一样。严重者从此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但教师置若罔闻,学生的宝贵时间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被无端地耗掉。
老师为什么不动脑筋想一想,哪些文章太难;哪些文章文质不够美;哪些文章离学生生活太远,他们不喜欢;哪些文章亮点少;哪些文章亮点多……做些“增、删、调、择”等工作。如学生喜欢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郑渊洁的童话作品,时髦的校园小说,甚至是《射雕英雄传》,把它们补充到教材中来,师生乐,学有所得,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一定要死守住教材中教那一些学生读来“漠然、呆滞”,在同学们看来就同“敲木鱼,守长明灯”之类的文章不放手呢?究其原因其实是教师没有自己的思想,被他人的思想所左右。老师为什么没有思想呢?一是懒,二时怕。“懒”即是因新思想、新行为要付出汗水,累人。“怕”是新思想、新行动有风险。
老师没有思想,虽然自身较为安稳,但长此以往,学生也会没有思想,最后教学就不能有较为突出的成绩,教育、教学工作就不能有较快的发展。这对国家民族来说是很可怕的事情。
二、教师要有勇气
仁者不勇则不仁。教师对教育教学有爱心,但如果没有革新的勇气,就不能真有爱心。魏书生老师所处的七十年代是“两个凡是“的思想是禁锢人们思维的年代,“割资本主尾巴”的刀光剑影仿佛就在眼前,xx的创伤在许多人心中挥之不去……我记得不知哪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真实的事:改革开放伊始,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当时有一个东南亚国家的华裔商人要回祖国投资,xx亲切地接见了他。当时这位商人的亲人亲戚朋友无一不反对的,他们的理由就是信不过中国的改革开放改策,认为他的投资必然是打水漂。他承受了“经济巨大损失”和“众叛亲离”的巨大风险与压力。最后实践证明他成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是温暖人心的。他痛哭,他激动。回想起自己的“惊天举动”,至今还心有余悸。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当时的社会还是“余寒未消”,革新者需要巨大的勇气。
魏书生老师以探险家的胆识和“我不下油锅,谁下油锅”的气概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大胆的革新。“课让学生上、作业让学生改”;“班级的事让学生管”。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来。我真佩服他!要知道在当时的年代,不仅政治上的“余寒未消”,而且“跳农门”、“上大学”是多少人,甚至是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如果因他的改革让学生们考砸了,那他的罪责会有多重!他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有多大。这就是勇者魏书生!
魏书生的改革至今已有三四十年了,可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许多老师还不敢改动教材,还不敢少讲授一点,还不敢放手让学生改改作文,还不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还不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心理感受,还不敢对那些既耗时,又废力的形式主义提出质疑……在这样的改革的年代,这部分老师还担心什么呢?无非就是怕改不好会挨学校批,挨学生批,挨家长批,挨社会批。一句话就是勇气不足。
其后果就是使教育教学工作停滞不前,学生遇事唯唯诺诺,谨小慎微,思维狭隘,知识浅薄,能力低下。无勇之教师遗害可谓不浅。
三、教师要有智慧
人人避之恐不及的后进生,魏书生老师竟有这样的看法:“后进生有毅力,能吃苦,有胸怀,心理素质好,使老师对其顿生喜爱之心。”魏老师的解释是:“后进生都听不懂老师在教什么,又要被那么多老师批,同学笑,还要被家长K,学校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阴曹地府,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们竞还是小书包一背,微笑着每节课都来。这不是有毅力,能吃苦,有胸怀,心理素质好又是什么?有了这些优秀品质,事业成功有望矣。”魏老师能这样看待后进生,自己也乐多了,后进生也自信多了,进步大了,班级面貌就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七十年代,魏书生老师管理班级就能把班级当作一个“国家”把同学们当作主人,制定一系列的非常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使“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既锻炼了同学们的管理能力,又做到依法治班,以理服人。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时间久了,同学们养成了习惯,即使班主任不在班级班级工作也能照常开展。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魏书生老师的学生都会说上魏老师的课时间过得很快,很快乐,学习他教的科目很有趣味,爱学。是因魏老师不论是教字词、阅读、作文……他总能创新方式方法让学生耳目一新,乐趣横生。游戏、小品、演讲、竞赛等等,魏老师都运用自如,且能不断的推陈出新。
魏老师还能深入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所说所做既投其所好,又能紧紧的扣住其心弦。如有一次,他去宝岛台湾上课,问课文下的注解谁不会看,有几个学生举手,魏老师顺势说:“你们不会看,我等下就提问你们。”那几个学生赶快说:“我们会看,我们会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达到了。
……此处隐藏12113个字……种形式,而且为了更好地进行展示,无形中减少了读书的时间,使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也只浮浅地停留在文字表面,故也使这种形式有些哗众之嫌。《新型玻璃》语文教学反思14《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紧紧扣住一个“新”字,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鼓励人们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创造出更多的新型玻璃。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贯彻新大纲精神,体现创新教学思想。在课堂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探究,在读中创新。例如在学习第二——五小节的内容时,我设计了“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填表讨论,汇报交流”这一重点环节。课堂上这一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使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培养,从而突破了重难点。
2、课堂上我注重教学环节的连贯性,一环扣一环,学生的认识也逐步深入,体现了学习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例如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读写结合,拓展延伸——请大家做回发明家,写一写你想发明的玻璃。”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从而既达到学语言、用语言的目的,又鼓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但由于课堂在前几个步骤的时间拖长了,这一个环节没有在课堂上展现出来,只能在课后作业完成。
3、我注意渗透语文知识的学习。本文出现了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较为陌生。由于这些说明方法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幸好我们在以前也接触过《太阳》、《鲸》等说明文,所以我在适当的教学时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说明方法。希望对他们日后的学习也有所帮助。
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的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事物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可是在朗读方面,我指导的不够深入。在教学中,我没有让学生享有充分地阅读自主权和选择权,没有让学生经历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的过程。如果在教学中,我在阅读方面加强一下指导,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地调动他们情感的参与,使他们实实在在的领悟到文章的写作特点。
2、课堂教学的环节不够紧凑,导致有的环节没有完成。
3、学生对于说明方法的判断还不够准确,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加强训练。
积累对于我们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需要从点滴积累。
《新型玻璃》语文教学反思151、课文简说。
《新型玻璃》是人教片仅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紧扣一个“新”字,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鼓励人们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创造更多的新型玻璃。
2、教学目标。
a,正确,流利 ,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b,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 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c,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课题组的课题)(教研专题)。
3、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说明方法。
5.教学措施与方法以及教学的成功与不足。
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教研小专题以及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采运了以下教学方法。
(1)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在课前,我首先深挖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了解现实生活中新型玻璃的广泛应用,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我自己也制作了相应的课件,比如:阅读方法的指导,课外练习的设计等,课件虽然简单,但针对性很强,每进行一个教学环节时,当展示出相应的课件时,学生便一目了然,通过课件学生很快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更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避免了没有章法的教学现象,从而使课堂教学顺利而有序的进行。
(2)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在认识第一种新型玻璃时,我着重利用课前设计的思考题,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的方式了解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在这个环节中,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用途,我又采用了“朗读“和”自述“的方式,朗读既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教育理念,又借机检查了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采用“自述”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充当新型玻璃的角色,以第一人称进行自我介绍,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从而感受到高科技产品在先代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采用“自述”的目的之二就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才华,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目的之三就是让学生从小树立自我推荐的意识,从而使自己有用武之地。当进行到这个环节时,学生展示自我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自述的方式也不同,大部分同学语言诙谐幽默,自述的内容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表情丰富,动作大方,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出乎了老师得意料,可见孩子的潜能是深不可测的,只要教学方法恰当了,学生的潜能是毫无保留的被挖掘出来的。还有在学生“自述”的过程中,我以主持人的角色引导学生表达和倾听,使说与听互动,讲与评结合,从而促使了学生把认识事物,学习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学习效率有所提高,给课堂增添了色彩。
不过(当然)每讲完这样的课时,总会留下许多遗憾。比如:第一,心理素质还有待提高,由于心理素质不过关,所以倒至自己怯场,紧张,一紧张,个人的思维首先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自己的教学机智也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自身所拥有的教学资源也不能被充分的利用起来,更不能轻松自如的驾驭教材,驾驭学生,课堂上时不时的出现语无伦次的现象,教学思路不太清晰的现象,一句话很想一次就说的清楚、明白,但说了好几遍都没有说清楚的现象,板书时,手抖得厉害等现象,课下总使自己有一种尴尬而无耐的感觉。所以,在此,我要感谢学校有关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因为通过本次活动,至少找出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学习了同行的教学优点,和教学经验。
第二.设计的教学内容,有一部分没有进行,下课时间就到了,这说明课前备课时,有些细节自己考虑不周密,比如:板书,完全可以制作成课件,学生交流完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后,以动画的形式,把板书一步一步展示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大大节省了时间,在节省下来的时间里,还能搞点其他内容,比如,认时说明方法,感悟运用有关说明方法的好处:让学生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心中的绮思妙想等,虽然现在不太强调完整的课堂教学,但是人和人的想法和看法都是不同的。